6月10日一早,在宜宾国际会议中心的会议厅内,与会人员早早就把手机调成了静音模式,等待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主题论坛的开启。
当日举行的主题论坛分为新一代动力电池与前瞻技术、全球动力电池政策法规与标准、动力电池供应链金融与产融合作、动力电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稳定、动力电池回收与综合利用五个篇章,汇聚国内外顶尖智慧、顶级创新资源,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让动力电池成为绿色能源转型的核心动力。
与去年不同的是,在今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宜宾被授牌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这既是对近年来宜宾抢占先机打造动力电池产业集群的认可、肯定,也让大家对未来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有了更多的期许,主题论坛也变得更加有深度、厚度。
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创新引领制造业迭代升级,新技术、新场景的应用,新产品的推出,带给世界惊喜、改变人类生活。
在此次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特斯拉展出的Tesla Bot人形机器人既能够精准拿起细小物品,又能够承受约半吨的重物,迅速成为展会现场热点,热度超过展出的同品牌汽车。与此同时,由宜宾三江集团·绿城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的重卡移动式换电站亮相大会参观考察点位,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由此可见,科技创新在制造业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第一生产力。
围绕动力电池科技创新,业界精英展开热议。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孙学良:众所周知,传统锂电池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下一代储能技术——固态电池因其电解质稳定、应用前景广、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而获得了全球广泛的关注,迎来了发展的关键窗口期。但固态电池也面临着材料问题、界面问题和工程化问题这三大挑战,必须克服这些挑战才能实现商业化,从而把固态电池的价格降低,让消费者受益。
希望企业与高校能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加强基础研发、创新和专利布局。只有创新,才能创造颠覆性的技术;只有好的专利布局,才能避免“卡脖子”的问题。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凯: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持高需求+高增长的态势,但也有其核心痛点——冬季焦虑,用户抱怨低温下的新能源汽车存在充电时间慢、功率低、续航里程短的问题,影响了用车体验。另外,差旅充电、公共充电、网约车充电、家庭充电也存在着补能的短板。解决好用户的这些核心痛点和短板,是全产业链的共同责任,电池企业更是责无旁贷。
宁德时代直面这些挑战,通过“高效成组技术”、“无热扩散技术”、“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等,解决用户焦虑,助力全面电动化进程,引领产业新跃升,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动力与储能驱动锂电池需求持续增长,2023年锂电需求进入TWh时代,“动力+储能”产品平台化、产线共通化将成为新趋势。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大量玩家跨界而来,“追风”企业大量涌现,储能行业竞争加剧,市场被不断细分。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平台化产品布局将是重要应对策略,蜂巢能源确定了动力+储能全域平台化、短刀化路线,通过材料、电芯、结构、系统和制造工艺创新,追求极致安全和极致成本,全面应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产业对高品质电芯的需求。
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政强认为,目前,人工智能广泛渗透到了动力电池产业各环节,数字化技术催生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新模式,“AI+电池”不但可以仿“真”,还能“真”的来。我们要持续推进“双碳”目标,创新电池技术发展,用科技创造新动力,做正极材料领航者。
接轨,在拥抱全球市场中彰显竞争力
当前,汽车产业正朝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迅速发展,动力电池产业链加速全球电动化进程,政策法规与标准创新需求成为全球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专家们从动力电池技术产业快速升级、动力电池的安全绿色发展、动力电池全球产业链的布局等方面深入探讨了新时期动力电池产业发展需要标准化的全面支撑。
大家认为,一方面要加强国际标准的参与力度,以标准化促进相关国际贸易的便利化,增强供应链的稳定性,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立足发展新常态,通过标准化统筹协调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市场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技术总师史冬梅从宏观层面为与会人员展现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动力电池发展战略与态势的“全貌”,希望继续制定我国的创新发展战略,包括各部门的政策和标准,持续推动技术发展,然后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研发投入。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孟祥峰说,现在欧洲、美国相关的法规还在制定过程中,宁德时代也在积极地参与,希望中国相关的同仁、同行也要认真参与、了解进展、提前应对,包括碳排放、回收料比例、“电池护照”等。相信中国的电池不光是产业链、规模、技术、性价比有优势,在产品的合规性、竞争力方面也要信心满满。
赋能,整合金融资源大势所趋
看世界,新能源汽车昔日点滴布局、今日蓬勃繁荣;看中国,我们正站在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起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及市场规模巨大。
论坛上,著名专家学者、头部金融机构代表、动力电池龙头企业高层等共同探讨金融支持新模式,把握产融合作新机遇,推动构建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体制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交通银行首席专家、交银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斌谈到:从金融机构角度看,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未来有三个趋势。一是政策与市场双向驱动,行业发展前景可期。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在持续不断提质升级,展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二是国内企业发展迅猛,内涵式发展趋势显现。三是电池回收潜能巨大,资源整合是大势所趋。
“宜宾动力电池产业迅猛发展,政府搭平台,展现资源禀赋与环境优势,企业唱大戏,展现技术、智力以及资本专长。”徐斌说,“我们在金融租赁助力动力电池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探索路径中,将开展电池银行业务实现产业链多方共赢,聚焦电池回收领域打造高质量‘城市矿山’。”
“全方位、长周期耐心布局造就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繁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复制智能手机的成功道路。”中金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徐萌萌说,“未来,我们会沿着创新、自主、出海三条线进行投资布局,沿着电动化、智能化双主线充分布局。”
一场盛会的召开,让六月上旬的宜宾“热度”直线拉升。
记者在主题论坛会场注意到,除了媒体聚焦讲台的“长枪短炮”,与会人员也是听得非常认真,并且频频举起手机拍下关键内容、金句干货:2022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545.9GWh、同比增长148.5%,四川动力电池产量83GWh、同比增长388%,强劲的增长态势表明动力电池产业蕴含的巨大商机,这个时候,来得巧不如来得早,业界人士已经迈出追赶步伐。
事实上,回顾宜宾的发展,也是“抢得早、跑得快”。
早在2014年,宜宾就印发了《宜宾市城区工业企业搬迁入园办法》,工业搬转、还绿于民,为绿色高质量新兴产业腾出空间。
充分把握时与势,抢抓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提前布局,于2019年正式结缘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成为工业经济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之后迅速走上动力电池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链、扩圈强链、集群发展”的道路,宜宾动力电池产业整体规模迅速壮大,规上工业总产值从2020年不足20亿元,迅速发展到2021年160亿元、2022年近900亿元。
产业链越做越长、市场越来越大、影响力越来越强,世界动力电池大会落户宜宾,“中国动力电池之都”的名片收入囊中……从这次举办的主题论坛来看,透露出宜宾还在新一代技术研发、政策法规与标准接轨、金融赋能产业等方面持续发力,未来的宜宾还有无数多的可能,辉煌必将继续书写。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