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 > 文章内容

探馆山西文博会省文物局展区: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来源:新华网时间:2025-08-22 10:10阅读量:14525   

探馆省文物局展区,零距离体验全国首创超大空间移动式博物馆

沉睡的文物活起来 消逝的历史看得见

手持GPS、古建三维扫描仪……通过这些展品,观众转换身份,以文物工作者的视角感受如何让沉睡的文物“活”过来、让消逝的历史“看得见”。8月21日上午,在N1馆主出入口,省文物局展区内正展示全国首创超大空间移动式博物馆。

焕发新活力 绽放新光彩

本届文博会,省文物局展台以“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为主题,按照“11356”新发展格局,从“大安全”“大考古”“大保护”“大服务”四个方面,展示山西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业绩新成效。

文物安全是文化传承的根基,必须坚持“科技赋能”与“人力结合”并重。在展区内的屏幕上,观众可以看到空天地一体化巡检画面。所谓空天地,即利用遥感技术,将无人机巡检和巡检人员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文物保护工作新举措。工作人员介绍,我省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文物安全巡查体系,并组建文物安全巡检队伍,确保做到国保、省保等有人管、有人查的新局面。

考古是文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我们揭示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提供基础性支撑。我省坚持深耕细作,着力在践行“大考古”理念上求突破。以组织实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为抓手,主动创造与新时代考古事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环境和条件,推动考古行业从讲考古发现,到讲研究成果。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经过多年努力,探源工程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而这其中,我省的陶寺遗址就是实证之一。

传统元素结合现代科技手段

以青色为主色调的省文物局展区,典雅清秀,既呼应了山西古建与彩塑艺术中的经典色彩,又展现出文化的智慧与韵味。主展台以中国木构古建筑为造型灵感,运用飞檐翼角、八字墙、照壁、藻井等古建元素,再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传统建筑元素的创新性转化。顶部选用柔性屏幕,观众可通过立体画面,感受山西古建举折平缓、庄重稳健的营造智慧。这样的设计既彰显了山西的文化厚度,又以科技赋能的方式创新呈现文物资源。

在展区内的视听空间,观众可以体验依托考古内容打造的沉浸式视听,山西省十大考古发现宣传片在这里精彩展示;在以水神庙壁画为原型设计的打卡空间,“可玩、可拍、可学”,观众在方寸之间感受文物中的大千世界;在“重大文物保护工程”区,观众可以看到云冈第二十窟西立佛虚拟修复视频。这种创新技术的运用,让大家既能直观地看到石窟原本的风貌,又能为后续的实体保护提供科学依据与参考,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我省文物保护领域的重大发现、重大工程、重大成果,都少不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助力。在访古循迹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古工作者的潜心研究,也需要现代科技的支撑。现场,展区大屏幕上正播放着利用遥感技术拍摄的环运城盐湖遥感考古调查视频。遥感技术的运用,可以更加便捷高效地研究盐池的历史变迁、周边聚落空间分布、土地利用等内容。

打卡文物中的大千世界

在展区内的社教活动板块,一场场小型互动正在进行,有关文物的知识润物细无声地在这里传播。据悉,展览期间,各文物相关单位将在此区域内举办与考古相关的各类社教活动,作为科普小课堂,激发大家对文物的探索兴趣,提升大众对考古文化的认知与理解。

文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手段、新方式、新载体,以山西博物院为代表的文博单位坚持“让文物活起来”,将文物资源转化为IP资源。文创展区内,不少观众正选购着心仪的文创产品,冰箱贴、玩偶、书签热度格外高。

全站仪、探地雷达、扫描仪、手持GPS、古建三维扫描仪、球扫、传统考古工具……这些特色展品,不仅让展览场景更加生动,也让观众透过这些展品,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文物工作者如何让沉睡的文物“活”过来、让消逝的历史“看得见”,在现场沉浸式打卡文物中的大千世界,零距离体验全国首创超大空间移动式博物馆。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最热文章

精选图集

车圈网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本站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车圈网 car.xqcar.cn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2023005497号 .

邮箱:jokerdeyouxia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