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3年,喜马拉雅分别实现营收58.6亿元、60.6亿元、61.6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51.06亿元、37亿元、37.36亿元;调整后净利润分别为-7.18亿元、-2.96亿元及2.24亿元,实现正向盈利。
对于2023年盈利能力有所提高,喜马拉雅在招股书中表示,主要是由于用户群扩大、变现能力增强,以及成本结构优化带来的毛利率改善和经营效率提升。
根据公开资料,喜马拉雅由余建军、陈宇昕夫妇于2012年8月创立,2013年推出在线音频App“喜马拉雅”,主要为用户提供涵盖个人成长、历史人文、亲子情感、商业财经以及娱乐内容等音频内容,而获取收入的方式则依赖订阅、广告、直播等。
在盈利前,2019年至2021年,喜马拉雅年内亏损逐年扩大,分别从19.25亿元、28.82亿元增至51.06亿元,经调整年内亏损则分别为7.49亿元、5.39亿元、7.59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超20亿元。
喜马拉雅提供的音频内容,用户主要通过移动端、物联网及第三方平台收听。2021年至2023年,喜马拉雅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2.679亿、2.912亿和3.026亿。其中移动端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为1.156亿、1.217亿、1.330亿,其余来自物联网及其他平台。尽管物联网及其他平台平均月活跃用户占比超过一半,不过这部分用户愿意花钱听音频的极少。
相较而言,喜马拉雅营收更多来自移动端。2021年至2023年,喜马拉雅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分别约为1490万、1570万和1580万,去年增长明显放缓。2021年至2023年,其付费率分别为12.9%、12.9%和11.9%。
对此,喜马拉雅解释称,主要是因为战略重心转向吸引及留住客单价较高的用户,并加强具有更大变现潜力的产品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喜马拉雅移动端的日均活跃用户收听时长也有所下降,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144分钟、142分钟和130分钟。喜马拉雅表示,主要是播客在移动端日益流行,而与有声读物相比,播客的内容时长较短。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